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65
编号:13628972
分娩镇痛与气囊助产两种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5
     【摘要】目的:观察分娩镇痛、气囊助产两种分娩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防城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00例产妇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分娩镇痛组(100例)以及气囊助产组(100例),其中分娩镇痛组采用分娩镇痛方式,气囊助产组采用气囊助产方式。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平均时间、产后平均出血量,并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疼痛情况。结果:1)本组研究中,分娩镇痛组的产程时间为(8.31±2.10)h,产后出血量为(201.82±64.54)ml;气囊助产组的产程时间为(5.41±2.04)h,产后出血量为(184.72±56.68)ml;气囊助产组的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分娩镇痛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娩镇痛组中,疼痛程度1级41例、2级51例、3级8例;气囊助产组中,疼痛程度1级31例、2级47例、3级22例;分娩镇痛组产妇平均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气囊助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鉴于两种分娩方式各有长处,在分娩中采取分娩镇痛+气囊助产方式可以有效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减轻分娩疼痛,缓解产妇紧张、焦虑及恐惧等负面情绪,提高顺产率,有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保证分娩的安全。

    【关键词】分娩镇痛;气囊助产;疼痛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妇对自然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缩短产程、减轻分娩疼痛则成为产科医生亟需解决的研究课题[1]。为了观察分娩镇痛、气囊助产两种分娩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防城区妇幼保健院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娩镇痛、气囊助产两种分娩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防城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00例产妇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分娩镇痛组(100例)与气囊助产组(100例)。分娩镇痛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8.36±3.24)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34±2.08)周。气囊助产组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8.11±4.19)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77±3.75)周。所有产妇均在自愿自助原则下选择是否进行气囊助产或分娩镇痛,纳入标准均为单胎头位,宫颈成熟,Bishop评分[2]≥8分,宫口开大3~4cm,排除骨产道、软产道畸形、产前出血、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等产科合并症,且各组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娩镇痛组:待产妇宫口开至3~4cm,协助其取左侧卧位,于L23进行间隙穿刺,行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将2ml的0.1%罗哌卡因一次性注入到产妇的蛛网膜下腔,同时于硬膜外腔置管,将10ml的0.1%罗哌卡因缓慢置入并留管。保持阻滞平面在T6~8以下,再连接镇痛泵,以10ml/h的速度持续泵入,采用胎儿监护仪对胎心以及宫缩的强度进行全产程监测,对产妇的血压、心率、镇痛效果进行间断监测。待胎儿娩出并缝合会阴伤口后再关闭镇痛泵[3]。

    气囊助产组:待产妇宫口开至3~4cm,助产过程中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对产妇的外阴、阴道进行消毒,采用气囊对其宫颈缓慢扩张2次,每次气囊的扩张直径范围均要保持在6~8cm,每次持续时间均为3~5min。完成2次扩张后,进行人工破膜,观察胎心以及羊水的性状。将气囊准确置于产妇阴道内,继续扩张阴道,时间约3~5min。待产妇宫口开至5cm以上后,直接进行阴道扩张2次。气囊助产术期间密切观察孕产妇的宫缩情况[4]。

    1.3 评价指标

    采用视觉类比评分法[5]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疼痛共分为3级:产妇无痛感或者感觉轻微疼痛为1级;产妇感觉疼痛能忍受,与医师能够配合为2级;产妇因疼痛不能够与医师进行良好配合为3级。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种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情况

    分娩镇痛组的产程时间为(8.31±2.10)h,产后出血量为(201.82±64.54)ml;气囊助产组的产程时间为(5.41±2.04)h,产后出血量为(184.72±56.68)ml;气囊助产组的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分娩镇痛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种分娩方式疼痛程度

    分娩镇痛组中,疼痛程度1级41例、2级51例、3级8例;气囊助产组中,疼痛程度1级31例、2级47例、3级22例;分娩镇痛组产妇平均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气囊助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物质与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产妇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会产生恐惧、痛苦、焦虑等情绪,导致产程与宫缩异常,影响正常分娩,均希望能够进行无痛分娩。当前产妇主要有分娩镇痛、气囊助产等多种分娩方式。

    其中,分娩镇痛中应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方法简单,安全有效,但会对其产妇交感神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血管扩张,血容量减少,使心脏血液供应不足,造成血流动力学波动,产程延长时可加重新生儿窒息风险,不利于母婴健康[6]。气囊仿生助产术是一种新型助产技术,对于促进扩展软产道、缩短产程有积极的临床价值,再辅以分娩镇痛,可减轻分娩疼痛,能够相对缩短产程,提高分娩质量;另外,分娩镇痛较为轻松,有效减轻了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

    通过本组研究可以发现,气囊助产组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分娩镇痛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分娩镇痛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分娩镇痛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分娩中采取分娩镇痛+气囊助产方式可以有效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减轻分娩疼痛,有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保证分娩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周桂兰.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04(11):151152.

    [2] 张秀银,石华,王婕,等.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02):151152.

    [3] 张丽玲,范晓娜.剖宫产与持续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3,03(13):12201222.

    [4] 黄金星.气囊仿生助产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5,09(02):112.

    [5] 万丽娟.剖宫产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的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0):11981199.

    [6] 赵二林,张玉荣,余琼斌.剖官产术后应用镇痛泵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3,04(06):484486., http://www.100md.com(苏焯然)